2009年的秋天,我应邀前往白宫,与几位其他智库分析家一起讨在那时还处于早期阶段的TPP。我指出在讨论中涉及的其他七个国家中,除去文莱、新西兰、马来西亚和越南,我们已经和其他三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了,而且这些都是小经济体,似乎无法给我们提供太多获取经济收益的潜力。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国家,连同美国,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而该组织致力于在2020年以前实现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因此我问,意义何在?
会议中政府官员的回应是,从本质上讲“地缘政治”:我们在亚洲的许多朋友都觉得被美国忽略了,而美国在该地区又被中国挤压到边缘。由于在该地区没有了美国势力的迹象,中国也许会填补该空白。
但是我回答说,美国压根没有离开过。从二战以来,美国第七舰队一直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海域进行巡逻,而美国从那时开始美国在亚洲保持至少10万人的驻军。并且,无论有无贸易协定,美国对该区域大多数国家都存在长期巨额的贸易逆差,这保证了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和政治接触。如果美国军事存在与他们和美国的贸易顺差加在一起都不足够安抚亚洲领导人,那么没有任何自由贸易协定能够显著改变这一现状。
曾经是那么一回事,现在更加是那么一回事。总统经常称TPP是一项能够阻止中国制定未来贸易规则的有效工具。但是即使我们在商讨TPP,中国同时也在与所有亚太TPP国家,以及南韩、菲律宾、柬埔寨、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印度,商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那份协定或许不如TPP那般精密或全面,然而它也没有阻碍所有亚太国家踊跃签署,正如他们踊跃参与中国新提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那样。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即TPP无法阻止中国撰写世界贸易的一部分未来规则。
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不再能够提供划算的协议了。在美式和平年代,美国可以使用贸易协议来收买盟友和地缘政治影响力。提供自由的和巨大的单向通道进入巨大的美国市场,受到美国保护伞的覆盖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还有美国主要公司转让生产和技术,所有这些以地缘政治合作为报酬,这是十分划算的协议。
但那些日子早已结束。美国市场基本上来者不拒;仅存的关税对于寻求美国消费者的国家来说不值一提。美国依旧持有大量的技术和智力资本,但是在这目录中美国不再独霸。尽管贸易通道都曾经通向(或经过)美国,如今美国仅仅是全球生产链网络的一部分。
如果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作为全球消费者的最后依靠,美国往往是这些链上的终端。它没有投资国内基础设施,更不用说国际了。它是世界最大的负债国,而其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主要是借款和消费。它极大地依赖中国的借款。要不是美元是世界主要货币以及华盛顿仍能够借来它自己印的美元,这国家神早破产了。
与此相比,据几条重要的标准,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坐拥4万亿美元的储备。中国用这些钱投资国际基础设施,比如一带一路。这是一项涉及数十年和数万亿的项目,能够更好地把中国同中东、欧洲和其他亚洲市场更好地连接起来。中国目前已成为拉美、非洲和中东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境外投资国。它还是澳大利亚和大多欧洲国家的最大境外投资国。
换句话说,美国政府确实需要一些工具以抵抗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日渐增长的影响力,奥观海政府在这点上决定正确。但是在美国能够如中国一般生机勃勃之前,不管美国如何粉饰其旧时的贸易协定有多么伟大,多么不休,它都无法指望其协定能够制约中国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